66小说网 > 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 第 12 章

第 12 章


傅文钰是在家里看到那份柳州小报的。

  和现代字字分明,并且排版好看,有图有画的报纸不一样,这份古代版的报纸不但纸张更小,而且上面的字也更大,内容更是少了许多。

  比如傅文钰最关注的话本,上面就只有三篇。

  一篇是他也很喜欢的《樵夫》,作者是三柳先生。另外一篇傅文钰也有几分眼[shu],貌似是那天在开元书坊翻看过的《东厢记》。一本讲大家闺秀典卖嫁妆供夫婿科举,然后在夫婿考中状元后病逝,然后夫婿成为驸马的话本子,作者是一个叫做‘孙秀才’的人,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是笔名还是本人就是一个有功名的秀才。

  最后一篇就是傅文钰的《鸠占鹊巢:真假少爷难分辨》了,至于报纸上的其他地方,除了惯例的诗词歌赋外,还印了一些店铺的名称以及简略的介绍。

  比如最显眼的地方,印的就是一家叫做‘富贵酒楼’的饭店。

  写的人非常懂得食客的心理,将酒楼的招牌菜和味道都印了上去。比如和羊有关的菜肴就有十多种,如‘羊蹄笋’、‘酒蒸羊’、‘五味杏酪羊’等等,如果不喜欢吃羊[rou],那也有‘蟹酿橙’、‘笋蒸鹅’等各式[ji]鸭鱼[rou]可以选择。

  它们或[su]香、或鲜美、或香气浓郁,让人看着就流[kou]水。

  傅文钰艰难地移开了目光,他觉得出孝后,一定要和家人去这家酒楼尝尝鲜,让小二把每样招牌菜都上一份。

  现在他还是专心看话本吧。

  印在报纸上的三篇话本都只有一个开头,每篇大概三千字左右。其他两篇进度稍快,但他的那篇,三千字只讲完了张嬷嬷换子。

  送报纸来的是伙计张二。

  他不但把报纸送来,还给傅文钰带了一堆东西。

  “文钰,这三十两是我们东家给的谢礼,谢你给他出了这个‘连载’和‘广告’的主意。其他东西有些是东家给的,有些则是我叔安排的。我叔说了,你的那个‘广告’的主意真不错,我们东家把自家酒楼的好菜都写在了报纸上,结果真的有很多人上门。”

  “所以现在谁家的铺子想要被印在报纸上,让全州十二县的人都知道,得给柳州小报的人一笔银子呢,他们都很欢喜。”

  傅文钰没想到还有三十两的意外之喜。

  他高兴地把银票收了起来,但听张二这话,他们东家是没把正在‘连载’的这几本话本放在眼里,目光都停留在能带来客人的‘广告’上了。

  这不奇怪。

  开元书坊的东家,只是还没有领悟到连载文的魅力罢了。

  傅文钰没再对柳州小报发表什么意见,他把自己修改好的两万字拿了出来,对张二道:“张二哥,你正好过来了,那我就把接下来的稿子给你吧。我现在写到了关键部分,再给我半个月左右就能写完了。”

  他给张二的是二次修改后的,剧情正好进展到王富贵打死人那部分。

  两次的稿子加起来一共是四万字,按照目前五天印一次,一次三千余字的速度,这四万稿子够他们用两个月了。等过段时间傅文钰把《真假少爷》这篇话本写完,就可以拿去印刷成本,抢在报纸发大结局之前卖出去,到时候肯定会有想提前看结局的读者前来购买的。报纸流传得越广,这些人就会越多。

  那傅文钰的目的就达成了。

  毕竟在没有小说网站的古代,作者想要获得更高的收入,只能靠卖书,书卖得越多分到的稿费也就越多。

  张二就没想这么多了,他得知傅文钰又写了新内容,顿时喜出望外。“文钰,快给我看看。”他伸手接过稿子,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看到[jing]彩之处,不由得拍案叫绝。

  “好!”

  “文钰你写得太好了!”

  “我跟你说啊,你的这个话本好多人喜欢。我们东家按照你的意见,将话本分开,隔几天就印一章,现在已经有人上门来买了。”

  说到这里,他忽地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道:“刘少爷你听说过吧?就是我们柳州城有名的‘刘纨绔’啊,他爹是举人的那个。”

  这个人傅文钰知道。

  “我知道,以前我们家还在城里住的时候,听说过他。”

  毕竟一连死了四个未婚妻的人还是很少见的,听说他的第四任未婚妻落水身亡之后,从此全柳州的媒婆,见了他都绕道走。这位‘刘纨绔’和陈地主家的那位傻儿子,在柳州的相亲市场上,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见傅文钰听说过刘少爷的名字,张二也就不多做介绍,而是道:“刘少爷很喜欢你写的话本,第二天就让人来问后面的部分呢。”

  “听说没写完,他还不太高兴。”  “文钰,你赶紧写,多写点。”张二伸手拍了拍傅文钰的肩膀,鼓励道:“我听我叔说,已经有书贩来问小报的事了,然后城里的那些茶楼瓦舍,也让我们多送几份过去呢,说是他们的客人很喜欢。”

  “我叔说等以后小报卖得多了,还会给你分银子!”

  这话傅文钰爱听。

  他当即点头,“你回去跟张叔说一声,这篇话本我心里有数,很快就能够写完了。等全部写完,我再送过去。”

  因为柳州小报是五天才印一次,傅文钰之前送过去的存稿以及现在的这两万字够他们用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他这话说得信心十足。

  ……

  送走张二之后,傅文钰提着东西找到了周氏。

  “娘,这是开元书坊的东家给的。”

  “这,这么多?”正在和傅蓉一起整理做绒花的丝线的周氏看着簇新的三十两银票,又看着桌面上的点心盒子,惊讶地问道。

  “文钰,书坊那边怎么又给你这么多银子?”据她所知,儿子最近都在忙着写话本,写完一段还会给她们看,没有写第二本的意思啊。

  这事没什么不能说的。

  傅文钰直接把柳州小报拿了出来,张二这次带了两份,他便给了周氏一份,同时解释道:“娘,您看这是最近一次的柳州小报。”

  “我的话本就印在了这份小报上,而且除了我的话本之外,还有其他两个人的话本也印在了上面。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广告,娘您理解为告示也行。开元书坊的东家把自家的铺子名称,还有卖什么东西印在了上面,结果真的吸引到了新客人。所以为了感谢我出的这个主意,他便给了我这三十两银子。”

  “对了,这个报纸是五文钱一份。”

  “张二说这一份他们东家没收钱,都拿去送人了。第二份才开始往外卖,现在卖得比较少所以没有额外分钱给我,但等以后卖得多了,还会再分我一些。”

  不过因为报纸卖得并不贵,而且柳州境内识字的人也有限,所以张二刚才也说了,届时分给他的稿费不会太多。

  这也在傅文钰的预料之中。

  毕竟他出这个主意,目的只是迅速扩大名气,多卖一些话本而已。按照古代的这种识字率,以及柳州小报的成本及价格,能分给他的也有限。

  “这,这,还能这样……”

  周氏惊讶极了。

  自家儿子在写话本的事她是知道的,甚至还看过,但没想到他给书坊出个主意也能得到一大笔钱,比夫君在世时挣得都要多。

  这让她又惊又喜,心情复杂。

  傅文钰则没想这么多,他照例把银票给周氏,让她收好,然后道:“娘,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建几间房?”

  “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太小了。”

  傅文钰环视了一圈道:“娘你看,因为家里没有堂屋,所以客人来了得请到我的卧室里去,很不方便。而且厨房也只是用茅[cao]简单搭建的,下雨天还会漏水。现在我们家有五十两银子了吧,不如请人加盖几间房,以后也方便一些。不但有待客的地方,妹妹也能自己住一间房,我也可以单独有个书房。”

  据他了解,这个时代的守孝,并没有严苛到非要在坟前结庐而居,餐餐青菜豆腐,不见油水的地步。科举不行、嫁娶不行、大办喜事也不行,但只是想盖屋子,让家里人住得宽敞一些还是可以的,官府也不会管。

  总不能长辈过世,子孙就不过[ri]子了吧?

  所以听到傅文钰这么一说,周氏也点头,“是这个理。”

  “不过建房子的事,还是得先问过你祖父。娘是妇道人家,你的年纪也还小,建房子这样的大事,还是得请你祖父帮忙拿个主意才好。”

  傅文钰想了想,觉得她说得有理。

  建房子不是买房子,看好了付钱就行,而是要从买砖瓦、打地基、上梁等一步步做起。傅文钰和周氏,一个没建过房,另一个也没建过房,不是合适的人选。而如果要找人,傅文钰就只想到了族长和傅大石。

  族长不合适,他的人情不能用在这时候。

  所以傅文钰干脆提了一包点心,到上房找傅大石了。


  (https://www.66kxs.net/book/1731/1731681/11111112.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