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农门福女团宠日常最新更新 > 344.第344章 女子医疗队

344.第344章 女子医疗队


第344章  女子医疗队

    南疆与交趾接壤,交趾是大周的附属国,但他们也经常搞些小动作,未免他们趁机作乱,故而即便北疆兵力不足,也不会调动南疆的兵力。

    西北与西辽接壤,西辽更是不省心的主,驻扎在西北边疆的大军亦是不能轻举妄动。

    西南、东部同样如此。

    而沈嘉封地三个县的青年,已练了两年军拳,比起其他地方招募的新兵强上许多倍。

    一个国家征兵要一视同仁,否则极容易引起民愤,但若是老百姓自愿报名参军性质又不一样了。

    故而沈嘉才会让人煽动他们的爱国情怀,而他们也没有让沈嘉失望,符合条件的基本都踊跃报名参军。

    沈嘉征兵的条件在这个时代有点苛刻,要求年满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身体强壮,练了一年以上军拳的人方可报名参加。

    师爷见所有人清楚告示内容,再次开口道:“此番募兵要的比较急,衙门会十二时辰开着,你们先回去和家人商量,准备好简单的行李,报名后明日就可以出发去北疆。”

    人群哄得一下便散了,大家都以最快的速度回家,使出舌灿莲花的本事说服家人同意他们当兵。

    这道消息很快便传遍三个县,三个县的学堂自然也没落下。

    李月、刘小英、韦萱萱等十几人不约而同聚在义县学堂。

    韦萱萱没有跟着韦煜明去梧城,而是继续留在义县当女夫子,韦夫人拗不过她,也就随她了。

    李月跟在沈嘉身边最久,最先开口道:“北疆战事起,我们学了这么久的护理知识,也该出一分力才是。”

    刘小英附和道:“我正有此意,将士与鞑靼人交战免不了受伤,我们可以去救护受伤人员。”

    韦萱萱点头:“说得不错,我们可以用所学的护理知识救治伤员,减少士兵残废。郡主以前就说过女子也可以顶半边天,即便是打仗,一般女子无法和身强力壮的男子上阵杀敌,但女子可以做护理人员,照顾伤兵做好后勤为国家出一分力,她还说要建一支女子医疗队……”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各抒己见,总之就是一句话,她们都想去北疆当护理人员。

    最后李月说道:“既然大家都有这个意愿,我回村和朱叔叔说一声,让他安排我们跟着送粮队伍一起去北疆。现在大家便回去和家人商量,明日辰时带着自己的行李到这里等我。”

    韦萱萱补充道:“另外,你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渠道散布我们要组建女子医疗队去北疆的消息,明日辰时初我们在此等候她们,在学堂学过护理知识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过期不候。”

    在场的人闻言齐齐点头,尔后各自回家。

    三个县很快便传遍了韦萱萱、李月等人要组建女子医疗队去北疆的消息。

    李月回到北梨村先去找了朱明华,跟他说了她们组建的女子医疗队要跟随运粮队伍去北疆,朱明华早就得沈嘉吩咐,自然满口答应。

    可王氏得知她要去北疆战场时,却极力反对:“大妹,战场刀剑无眼,我不允许你去。”

    李月看着她:“娘,你如今的幸福生活是谁带来的?”

    王氏嗫嚅道:“郡主”

    “郡主曾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是每一个人都和你一样的想法,怕死不愿意去当兵,那么这个国家将会被敌国长驱直入,而我们最终会变成受尽屈辱的亡国奴……”

    王氏红着眼眶别过身子,声若蚊呐:“我说不过你。”

    李月扳过她的身子,轻声道:“娘,我们是护理人员,不用上战场和敌人拼命,您无需过多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王氏心知李月决定的事她无法改变,强忍着眼泪低着头默默的为她收拾行李。

    韦萱萱快马加鞭回到梧城府衙,韦煜明夫妻对于她要前往北疆战场当医护人员倒没有过多反对。

    从自家女儿心系护国公世子开始,他们就已做好心理准备,她不会像一般闺阁女子困在后院之中。

    韦萱萱看着眼眶泛红的韦煜明夫妇,‘砰’的一下跪了下来:“爹,娘,女儿不孝,不能侍奉在你们身边了。”

    韦煜明上前扶起她,“好孩子,你能有这一份报效国家的心,爹为你骄傲。到了北疆后,一切听从郡主命令,务必要照顾好自己,活着回来。”

    韦夫人咬着唇瓣不让眼泪滑落,叮嘱了几句后便回房给她收拾行李。

    刘小英离开学堂后便直接去医馆,和李之烨说她要去北疆。

    李之烨早已决定去北疆当军医,有她同行自是欢喜不已,而李屹安和李昱明自然不会反对,自古富贵险中求,没有付出哪有收获?

    他们本来就背靠皇太孙和护国郡主,只要他们在北疆立了功,日后李家便可成为大周第一医药世家。

    次日,沈嘉封地三个县衙门口排了几条长龙登记参军的人,据统计,九成符合条件的人都来了,加起来足有五千人之多。

    而来义县学堂报名参加女子医疗队的也有八十多人。

    李月登记了她们的名字后将之交给朱明华,朱明华会把名单交给各县县令,她们的待遇和当兵的男子是一样的。

    女子的家人知道后自是高兴不已,若是自家姑娘也能建功立业,她们脸上也有光。

    此番押送粮草去北疆的是沈家其中一支镖队,还有就是三个县的黑字教头,沈嘉已帮他们消了奴籍,他们也要去北疆建功立业。梁林在义县,也在队伍当中。

    南海海军参将收到这一消息后,给他们找来了好几条大船,派了一队海军护送他们至辽州。

    朱明华目送他们坐船离开后,去找了三个学堂的山长,让他们在县里物色教头和夫子人选。

    三个县的学堂已开了近两年,要找教头和夫子并非难事,三个山长拍着胸脯答应了。

    江南临州、宁州、兴州的粮草,由文其远安排大船运往辽州,再经辽州到北疆。

    京城的粮草由安乐候,清平伯世子,兵部侍郎等人带兵押送往北疆。

    刘二虎两兄弟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去北疆争军宫,两人找了沈卓云帮忙,沈卓云让他们跟在押送粮草的队伍当中。

    各地募兵在密锣紧鼓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https://www.66kxs.net/book/3216/3216320/11110780.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